在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比较便利的东部沿海地带建立开放的试验点和试验区先行先试,成熟后推广,是邓小平改革实践的又一重要方法。
要判断经济增长潜力,应该研究并争取量化一系列长期结构性变化因素的影响。这在相当程度上符合过去追求刺激政策要快速见效的宏观需要。
当然,在实际运用这个判断方法时会遇到许多技术问题,如用哪个通胀指标,同比还是环比,是否要考虑资产价格,是考虑当期还是未来的通胀等。这反映了以人为本的政府对民生的关注将逐步超越对GDP的关注的必然趋势。从我们的研究来看,空气污染的大部分来自于燃煤和汽车燃油,而治理空气基本上就是采用清洁能源(或将能源清洁化)的过程。如,干部考核的激励机制。三是在有了正确调控目标之后,如果确实需要一定程度的刺激,那么应如何避免刺激带来太大的后遗症,包括杠杆率上升过快、经济结构重型化、国进民退、产能过剩等。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 进入 马骏(央行)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宏观调控 新常态 。2007年之前可能在10%左右,现在的潜力到底是多少?8%,还是7%,还是6%?这些数字之间一个百分点的差别,对宏观政策来说,就是很大的不同。加快铁路建设是重中之重,进一步优化"十二五"规划目标,加大规划实施力度。
《决定》还强调,政府要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的制定和实施,加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职责和能力。这一观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制定具体措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政府不再是资产阶级的统治工具,为资本家企业主追逐利润服务,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央政府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全体社会成员整体利益的代表,它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能是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满足全体社会成员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他们的全面发展,为了满足其所必需的国民经济的全面高速可持续的发展。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意识"责骂对社会生产过程的任何有意识的社会监督和调节,把这些说成是侵犯资本家个人的不可侵犯的财产权、自由和自决的‘独创性"',斥责"这种组织将把整个社会转化为一座工厂"。
"2008年开始的世界金融危机使英国经济萎缩超过7%,本月英国智库发布数据表示,长达6年的英国大衰退宣告结束,英国国内生产总值刚回升至2008年3月的水平。他们说,决定性作用"意味着一切"市场说了算",市场是主角,政府只是"配角",只起配合市场的作用。
市场经济这种从属地位从世界上出现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开始,直到今天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都是自觉不自觉地依据这一理论行事的。市场封锁和地方保护阻碍了统一市场的形成,阻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损害了市场主体的利益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些弊病当前还主要发生在地方政府身上,这当然要求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消除市场封锁和地方保护,促进统一市场的形成。作为资本的人格化,绝对排斥政府干预是由资本本性决定的。所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强调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并不像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那样,政府只起配角的作用,是配合市场的作用,职能只是弥补市场的缺陷。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二者作用的科学定位。这类看法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来说是适用的,这些看法也是资本主义企业家观念的反映。中央政府强化了执政能力,明确公布了一些严重过剩的行业的首批淘汰落后产能企业的名单,并指出必须淘汰的规模和执行时间。对骑手来说,重要的是深谙和顺应马的习性,摸透马的脾气,熟练掌握缰绳、鞭子等工具的运用,不断提高自己的驾驭能力。
加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职责和能力","健全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推进宏观调控目标制定"。习近平同志在《说明》中指出,对政府与市场二者作用的科学定位,有利于在全党全社会树立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可以进一步解放思想,更充分地发挥市场机制的正面作用,调动市场主体的主动性,进一步增强经济活力,更大范围更深程度上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我国,党的坚强有力领导是政府发挥作用的根本保证。上述的这些奇怪看法都是从哪里来的呢?不可能来自马克思主义理论,也不可能来自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只能是来自西方经济学。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的最重要的职能是依据客观规律制定经济发展长远目标和一定阶段的发展规划,使经济发展更带自觉性。" 资本主义私有制下,资本家最根本的要求就是企业经营的自主决策权。很清楚,这里绝没有把政府的经济职能限制于"提供公共服务"、"弥补市场缺陷"、"维护市场秩序"等外部条件的建造,而是整个经济发展进程的"驾驭"者,是主角而不是配角,这体现在中央政府职责的如下规定上:"政府要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加强市场活动监管,加强各类公共服务提供。"这就告诉我们,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发挥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作用。这种意识阻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政府与市场关系做出有创新性科学判断。但是从宏观层面来观察,暴露出市场失灵。
骑手与马的关系浅显但深刻地表明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党和政府与市场相互关系的基本样式,也是二者结合的实质和内容。市场有如野马,它有极强的奔跑能力,在无人驾驭的时候,它为寻找水草盲目奔驰。
上述分析表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其内容就是通过市场上企业间的盲目竞争这种方式实现社会再生产要求的客观比例以保持经济的正常发展。习近平同志强调,要不断提高对市场规律的认识和驾驭市场的能力,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极重要方面。
2012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强调,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工作重点。一方面,要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另一方面,要把市场激发起来的活力引导到贯彻以人为本的根本方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这些重大目标上。
这是要求政府退出对生产规程的管理,这样的不控制社会生产的社会主义能存在吗?与上面错误看法相联系的,还有些人把政府职能限制在服务领域,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就是提供公共服务"。当然,政府在贯彻宏观决策时也必须尊重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引导企业和地方政府自愿接受政府对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实现全国的资源优化配置。"十年一次的危机不仅毁灭生产出来的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而且毁灭生产力本身的一大部分以此来重建平衡。一位学者更批评奥巴马说,这是对美国模式的"自然否定和自我质疑",这是"中国的世界观威胁到美国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是"决心把美国经济送进产业政策令人窒息的怀抱里"。
以上这些作用,一般地说,在资本主义国家里,也是它们政府的职能。社会制度的本质区别决定的政府性质和市场主体构成的差别,决定着不同社会中政府与市场二者的地位和关系不同。
所说的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些职能应当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为了更加明确地阐明这一点,习近平同志在最近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行的集体学习会上再次强调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
当骑手发现了它,驯服和驾驭它,利用它的奔跑能力为自己服务,为自己所要达到的方向目标驰骋。此后党中央在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在贯彻这一指导思想过程中取得不断发展。
实现这种结合的关键就在于认识和尊重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和在此基础上切实提高政府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具体体现在政府作用与市场作用的结合关系上。很明显,不存在抽象的、一般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下有不同的政府与市场关系。"政府在重大经济结构协调和优化生产力布局这些对全局发展有决定意义方面发挥职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大优势。
我们应当坚定地树立起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全国小型微型企业的46.84%反映市场需求不足,产品销售困难。
发挥市场主体配置资源的主动性,是我们要利用市场经济的主要方面。如果市场主体不能决定资源配置方向,就意味着不允许市场主体根据市场状况自主决策、独立经营,那就不成其为市场经济,所以习近平同志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以下简称《说明》)中指出: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
邓小平在提出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这一创见时,更进一步确定市场经济只是"手段、"方法",指出搞市场经济,"这是社会主义利用这种方法来发展社会生产力。一些地方政府为本地区从本单位的经济利益出发从事经营活动,它不是宏观整体利益需要的代表,而是市场主体,是市场盲目力量的组成部分,而且以其丰富的公共资源强化了市场的盲目性。
发布评论